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琼山区大坡镇树德村委会

一个革命老区美丽乡村的创建之路

时间:2016-03-21 来源: 作者:

  一、基本情况

  塔昌村是大坡镇树德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位于海口市区58公里,距离文昌市区18公里。村庄现有人口32户、126人,水田面积90亩,坡地面积560亩,主要发展产业有胡椒、红肉蜜柚、柠檬、林下养鸡等,是海南著名的革命老区村庄和省级文明生态村。

  二、创建过程

  2013年,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带队深入塔昌村进行调研,提出把塔昌村建设成为全省革命老区村庄第一个美丽乡村,列入省扶贫办重点建设项目。接着,琼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田丽霞为了落实好省扶贫办调研精神,带着住建、规划等部门深入该村调研,帮助该村做好整村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塔昌村在创建过程中,积极推行“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新模式,主要体现为“三个到位”:

  (一)产业发展、资源整合,政府引导作用到位

  创建革命老区美丽乡村,资源是基础,产业是前提。2013年以来,通过政府引导,一是发展产业。大力提升橡胶、胡椒、林下养鸡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红肉蜜柚、柠檬、青金桔等特色产业,深入推广猪—沼—农作物和橡胶、胡椒—加工—分包—销售的现代循环农业模式,以种带养,以养促农,塔昌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5000元提升到2014年的1.2万元,增长了140%;二是整合资源。两年来,省、市、区、镇各级有关部门联动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带动群众自筹资金600多万元,用于统筹开展革命老区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其中,省扶贫办扶持152万元,省财政厅扶持100万元,市、区相关部门也投入200多万元,开展农村危房改造、防震、综合楼、慢行道、红色文化公园、带状公园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二)自主创建、整村推进,群众主体作用到位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塔昌群众的本色,“舍己为公、无私奉献、坚韧实干”是塔昌群众的精神。他们破除“等、靠、要”思想,在政府投入资金还不到位的情况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投工投劳”的创建原则,积极筹措资金,掀起建设美丽家园。自2013年起的短短2年时间内,塔昌群众将半数时间投入创建工作中,仅有50个劳动力的塔昌村,全村男女老少投工投劳达2万多个,共节省200多万元用于开展创建工作,并涌现出了诸多感人事迹。如为服从村庄规划,全体村民将自家宅基地无偿提供给村里进行重新分配;游昌华兄弟主动拆掉刚打好的房屋地基,按照规划重新建房;陈绵荡、王绥山、傅后彬等村民主动垫资两三万不等让村庄建设不曾中断;傅后彬三兄弟和王绥海两兄弟主动让出自家大片土地支持村庄公益事业;村民王绥山花2年时间将塔昌革命历史收集和整理成册展示给世人等。

  (三)村庄建设、恢复生产,社会参与作用到位

  在村庄建设和灾后恢复生产过程中,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村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创建初期,为支持村庄创建工作,村庄的外嫁女率先主动赞助资金2万元;为把好创建工作质量关,镇文明生态村创建义务指导员蔡敷理不求回报,每周都来到塔昌村指导村庄创建工作;为及时抢通因威马逊台风受阻的道路和抢救因风受损的胡椒,村委会和周边村庄党员干部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第一时间帮助塔昌等村抢通道路,并及时开展灾后胡椒抢收和扶种,胡椒扶种成活率达到80%以上,间接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

  三、取得的效果

  2013年以来,塔昌村共完成规划设计、红色文化公园、带状公园、综合楼、农家乐餐厅、农家乐广场、亲水平台、进村路、环村路、路灯、农家饲养屋、垃圾桶、垃圾池、24间特色防震村宅等20多个建设项目,并种上了三角梅等花草树木,一举改变了过去“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的旧貌,实现了村庄的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村庄变化相当明显。

  目前,村里已经成立了农家乐合作社,村民集体讨论通过了《塔昌村村规民约》、《塔昌村管理工作制度》、《塔昌村农家乐经营管理办法》、《塔昌村合作社章程》等规章制度。今天的塔昌,逐步呈现出“红色文化、休闲养生、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革命老区美丽乡村和新型城乡统筹示范村新风貌。

网站链接

Copyright ©2007-2016 - 中共海口市琼山区委组织部 琼ICP备12000732号
qsdjxh@163.com